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学物理精品课程
网站首页|课程介绍|课程团队|教案与大纲|课程资源|教学成果与研究|课程评价|申报材料|学习工具箱
  课程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成果与研究>>教学论文>>正文
 
教研论文04-17年
2023-01-02 12:2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04-2017年团队发表的教研论文

[1] 罗小燕,朱燕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7(3):257-263.

[2] 郭爱华,朱燕娟.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增刊),2010,10:246-248.

[3] 邓颖宇 周展怀 胡义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科创新能力的多方位培养模式的探索》.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第7卷(增刊):86-87.

[4] 陈丽, 胡义华邓颖宇等.基于模块化教学的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韶关学院学报,2012,33(4):102-105.

[5] 林福民,刘美希.关于电磁波能速问题的讨论,广东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1-4.

[6] 牟中飞吴福根胡义华王银海.Origin软件在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40):60-62.

[7] 张伟,苏成悦,朱燕娟等.浅谈大学生毕业实习中保密意识教育,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7):120-122.

[8] 刘秋香,王银海,赵韦人等.“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增刊),2010,10:87-94.

[9] 刘秋香,王银海,赵韦人等.提高“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9(Z1):156-158.

[10] 赵慧,王银海.用Authorware制作大学物理学生自测系统,物理与工程,2011, 21(5):36-39.

[11] 赵慧,王银海.用3D Studio MAX演示驻波的振动,物理与工程,2010,20(2):34-36.

[12] 熊惠芳,唐新桂,朱燕娟.大教育观: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7):28-31.

[13] 赵慧,王银海.浅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制作及使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0:198-200.

[14] 赵慧,王银海,用单光子计数系统测量长余辉材料的发光,大学物理实验,2007,20(3):41-42.

[15] 李晓端,胡义华.大学物理电子课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月,第23卷第4期:425-428.

[16] 李晓端,胡义华.省精品课程大学物理教材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广西物理,2005年9月,第26卷第3期:51-55.

[17] 张伟,朱燕娟,工科大学物理的计算机辅助教与学,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3):54 -57.

[18] 易双萍,邓颖宇,朱燕娟.新教育模式下大学物理教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7):234-237.

[19] 赵甦,赵韦人,基于自然科学的生命的本能目的的解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增刊): 289-291.

[20] 周金运, 裴文彦, 胡义华.电子技术类专业设置光子技术类课程的研究.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3):40-43.

[21] 邓颖宇,朱燕娟,程炎明.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理论分析.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297-301.

[22] 罗洁,通过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6,85-88.

[23] 罗洁,关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9,37(7):268-271.

[24] 罗洁,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考,科教导刊,2009,11(3):36-40.

[25] 罗洁,物理实验中微小位移的几种光学测量方法,经营管理者,2009,8:56-59.

[26] 张欣,吴福根,郭建华,新形势下“大学物理”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27] 张欣,牟中飞,加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科技创新导报,2009.8

[28] 张欣,吴福根,“大学物理”课程网络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改进,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29] 张欣等,创建研究型大学物理网络教学体系的探索,《物理与工程》2006年论文集,2006.12

[30] 盛霞,改进大学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1] 居桂方,设计性物理实验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初探,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2]李小玲,吴福根,大学物理课如何在教改中更加完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3] 杨中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4] 姚源卫,吴福根,张春华,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7)

[35] 蒋艳平,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高师理科学刊,2008

[36] 张春华,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融合推进素质教育,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7] 方允,吴福根,大学物理的拓展与应用——开设物理类选修课的教学实践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38] 范仰才等,新形势下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探索,物理与工程会议文集,2009

[39] 邓颖宇,计算物理学在“大学物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运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40] 李晓端,精品课程“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定位.,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1] 刘美希,磁链的探讨,大学物理,2008(8)

[42] 林清华 陈丽,大学理科教师要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7

[43] 范仰才等,地方工科大学实施大学物理新基本要求的探索与实践,江西科学,2011(6)<, /SPAN>

[44] 张春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物理与工程,2012(4)

[45] 范仰才等,新基本要求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2(6)

[46] 熊德平,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思考,高师理科学刊,2009(3)

[47] 李晓端,大学物理双语教学教材的多级模糊评判,物理通报,2013(5)

[48] 苏成悦等,拉绳靠岸问题拉绳上任意点运动状态解法的补充,物理通报,2016(4)

[49] 张春华,范仰才,李文华,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第12届大学物理报告论坛论文集,2016年11月,郑州大学

 

 

 

关闭窗口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广东工业大学 | 百度 | 广东省教育厅 | 教育部 | 广东省科技厅 | 广东省考试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地址:广州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实验四号楼   电话:020-39322265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