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发展历程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自1958年成立基础部物理教研室开始,有60余年的积淀,一直承担着全校大学物理教学工作。2004年,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物理》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该课程评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2年,成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年的努力,课程团队夯实基础,在基础物理类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资源共享建设和创新示范平台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课程规划
根据因需施教的原则,紧密结合各专业需求,根据工科各专业对物理学中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光学和近代物理各部分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总体上分成几大模块:
A、《大学物理A1》电类模块。适用于对物理知识要求高的电类专业,包括物理学、电子与微电子、自动化、机电工程、信息通信等专业。对电类学生,力学部分内容相对减弱,而加强了电磁学方面的内容,并有意识加强了量子物理、固体方面的基础内容,这对电子与微电子、自动化、机电工程、信息通信等专业的学生来说,起到了知识衔接性的作用,对某些特殊专业所需的内容可做部分调整,如自动化专业需求热力学及热力机械的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可酌情增加和调整。
B、《大学物理A》非电类模块。适用于对物理知识要求高的非电类专业,包括计算机、材料与能源、数学、轻工化工、环境工程等专业。对非电类学生,强调力学部分内容,特别是刚体部分的内容,振动、波动光学部分也应是加强的地方,这对土木与交通、材料与能源、环境工程等专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C、《大学物理B》模块和特色专业模块《大学物理B》。适用于对物理知识要求不高的其他专业,包括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包装工程等专业。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主要安排力学,波动和电磁学部分的内容,同时可增加物理美学知识的介绍,不安排热学和近代物理部分的内容,这也结合了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包装工程等专业的特点。
各模块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